快3
教职工
学生
校友
访客
招聘
校历
|
邮箱
|
旧版主页
|
EN
|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机关部门
学院(部、馆)
直属研究机构
机关直属→单位
产业后勤系统
地方研究∑ 院
基本数据
工大新闻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留学生培养
继续教育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指导服务
师资队伍
人才招聘
人才风采
教师个人主页
科学研究
重大科研项目
重点科创平台
直属研究机构
重要科研成︽果
学术合作交流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地方研究⌒院
高能级科创平台
地方技术转移中〖心
国际合作
全球合作伙伴
学生海外交流
海外智力引进
孔子学院
中外合作办学
文化校园
图书馆
档案馆
校史馆
文化标识
印象工大
四时风光
校园月历
模板下载
会议背景
23
2022-06
学校举行2022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
6月19日下午,2022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在屏峰校区体育馆∩举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李小年,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陈积明出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陈杰主持仪式。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担任主礼教授。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毕业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仪式。仪式同步在◣云端进行了图片直播。下午两点三十分,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陈杰宣布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陈积明宣读关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决定。学校研究生院负责人担任学位授予仪式司仪。在悠扬的进行曲中,毕业研究生一一登上主礼台,接受学院负责人为其行“拨穗礼”。李小年为每一位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并单独合影留念。仪式上还对♀2022年“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进ζ行了表彰。最后,2022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在《歌唱祖国》的激昂歌声中落下帷幕。经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本次被授予博士学位的有117人,授予硕士ㄨ学位的有1933人。学校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年,是学校强化研究生思政教育、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窗口与载体。
20
2022-06
学校隆重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
6月19日上午,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屏峰校区体育馆举行。校领导◥李小年、胡伟、陈杰、虞晓芬、郑华均、陈积明、陈庆红、金晓明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导师、辅导员、班主任、教师代表和全体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校长李小年作《厚德健行厚道※精术》的致辞。他说,古运河旁、小和山麓、莫干山下,你们熏陶思想、塑造价值、收获本领,走过了人生中最特别、最美好的一段旅程。你们踔厉奋发、奔涌向前、永不停歇,青春的最美都在你们身上熠熠生辉ぷ。“数载求学旅,一生「工大情”,你们用奋斗镌刻了闪亮的青春印记。李小年强调,崇高精神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灵魂。“大人之学”旨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通过教※育推己及人、臻于至善。这几年,同学们浸润、熏陶并发展着浙江工业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涵育着为人求学、立身治世的共同特质。“厚德健行”的校训成为了我们永恒的精神坐标;“取精用弘”的学风、“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优良传统,则是每一名工大人“厚道精术”的实践指引。李小年寄语毕业生以“厚德”之仁心,接续涵☆养崇德向善、容载万物之底气;以“健行”之恒心,接续锤炼知行合一、刚毅坚」卓之胆气;以“厚道”之初心,接续砥砺天下
16
2022-06
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在龙游成立
6月15日下午,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启动仪式在龙游举行。衢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国〗升、衢州市政府副市长李宁、衢州市市政府副厅级领导干部王良春、龙游县委书记祝建东、龙游县■县长李芝伟,我校校长李小年、副校长虞晓芬出席启动仪式。李小年在致辞指出,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是衢州市、龙游县和浙江工业大学积极响应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ω 略的共识之举,将有效助力衢州加快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力助推龙游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西明珠”,意义重大。浙江工业大学相关学科,特别是绿色制造、先进环保、未来食药、数字经济、生态经济等领域相关学科,将为研究院的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李宁对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表示研究院作为龙◆游重点引育的综合性、开放式、特色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必将引领龙游地方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转①型升级,为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龙游样板,也将为衢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祝建东充分肯定了龙游县和浙江工业大学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努力为龙游建设共同富裕示范□ 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县作出更大贡献,龙游县委县政府将以
29
2022-04
省长王浩来校调研: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28日上午,省长王浩前往西湖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关于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紧密结合起来,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在浙◤江工业大学,王浩参观学校办学成果展,调研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对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产学研合▲作优势,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进科研活动表示肯定,对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钻研精神表示赞赏,勉励科技人才要█勇闯“无人区”,力争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努力建设学科领域“高峰”,把科技卐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服务。王浩指出,浙江全力支持西湖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建设。希望两所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智力资源◥的优势,既要服务“国之大者”,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又要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聚焦制造强省建设,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更多源头∑ 支撑。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构建“科创平台技术源头ㄨ供给—企业技术转化应用—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建设”全过▓程创新链条,鼓励高校院所与龙头骨干企业全维度协同创新,聚
19
2022-02
我校成果登上Science 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构筑超长寿命锂金属电池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陶新永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合作,首次将自组装单分子层表界面技术用于调控电解〖质氧化还原状态,实现对高比能量金属锂电池电解质分解的精确控制。该成果以“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direct a LiF-rich interphase toward long-li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浙江工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锂枝晶的生长是导致高比能锂金属电池(LMBs)容量快速衰减和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限制了锂金属阳极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在抑制锂枝晶生长的研究中,与锂传输和沉积密切相关的固态电解质膜(SEI)的ω 修饰或重建是最关键的策略手段。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LiF凭¤借其高界面能、高化学稳定性和较低的Li+扩散势垒,能够有效稳定SEI膜、提高Li+的】传输能力,从而提高LMBs的循环寿命。LiF是含氟电解质成分的分解产物,因此,精确控制电解液中C-F键的分解,构建富含LiF的SEI膜的策略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该研究通过在商用氧化铝涂覆的陶瓷隔膜表
more
我校师生热议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
2022-06-23
莫干山研究院举办首届国际人才论坛
2022-06-22
学校举行2022届健行荣誉证书授予仪式
2022-06-22
中国民主同盟浙江工业大学第四次盟员大会胜利召开
2022-06-21
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带头访企拓岗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22-06-16
more
学院讲坛: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
2022年6月26日
腾讯会议637-708-798
浙江工业大学交叉学科大讲堂第三讲暨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导师沙龙
2022年6月23日
朝晖校区中庭校友之家
知识产权讲堂 | 重点类项目专利布局
2022年6月22日
朝晖校区邵科馆一楼圆廊会议室
学术繁荣计划:2022年中国(国际)光整加工技术∮及表面工程学术会议
2022年7月1日—2022年7月3日
杭州蝶来望湖宾馆(浙江省杭州市...
more
低压点“石”成“钻”——浙工大胡晓君教授颠覆性成果获《PNAS》报道
金刚石,不仅是光彩夺目的珠】宝,也是未来光电子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与天然钻石的稀缺一样ㄨ,人造金刚石获取也十分不易!人造金刚石通常需要高温高压←,且大面积制备十分困难,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浙江工业大学胡晓君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复原”了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的生长过程,在低压状态下实现了点“石”成“钻”,为大面积金刚石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及理论依据。该成果于2022年4月13日被最新□ 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报道。浙江工业大学为文章唯一通讯单位,胡晓君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团队成员蒋梅燕博士和陈成克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模拟好望角毛毡苔:浙工大吴化平教授团队研制仿生捕蝇器!
团队研制的仿生好望角毛毡苔软机器在多功能传感和〗快速驱动方案的协同作用下,能感知捕获过程中◎的多种特征,如应变速率、应变大小和〒方向,从而对理想大小的猎物具有精准的捕食行为,有望在智能软机器人、人机界面和电子假肢等领域发挥潜在作用。相关工作以●“A Biomimetic Drosera Capensis with Adaptive Decision-Predation Behavior Based on Multifunctional Sensing and Fast Actuating Capability”为题作为封面文章(Cover Picture)发表在最新一期《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从源头上抑制“超级细菌”出现,《自然通讯》刊登浙工大教授重大突破!
抗生素耐@药性及“超级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如果不积极应对,到2050年全球每年死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将有1000万人,超过癌症死亡率。针对细菌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和∞风险评估一直都是全球生物、医学、环境等交叉领域科学家们聚焦的研究热点。浙江工业大学钱海丰教授团队分析了土壤、水体、城市建筑以及人体等多个生境中耐药基因的丰度及相关宿主菌株,建立了全〓球抗性基因风险预测的新策略,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23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报道。
VI赋能,浙工大团队让桥梁倒塌一天揭“迷”
图1第一时间奔赴桥梁倒塌现场协助事故调查是浙江工业大学彭卫兵教授的另一项“本职”工作。他和团队发表的多篇基于破坏模式、残骸痕迹接触对与图像识别的█桥梁倒塌事故分析文章为10万+阅读量爆款。曾受邀接↘受CCTV《新闻1+1》栏目和《新闻周刊》栏目采访。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评价:基于变♀形体的梁桥抗倾覆设计方法、桥梁倒◥塌事故分析技术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2图3倾覆倒塌:梁桥安全运维、设计和建造的痛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生命线枢纽工程,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关系人民生命和〇国家财产安全。截至2020年底,全国桥梁数量已超100万座,其中独柱墩梁桥因结构简洁、造型美观、桥下空间开阔、经济性好,在中国公路和市政建设中被广▲泛采用,全国现存数万座,且大部分位于高速匝道、城市市政道路的跨线桥、立交、高架↘等关键位置。图4 传统独柱墩梁桥由于中墩为横向单支点支承,抗倾覆稳定性不足,在偏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倾覆倒塌。自2007年丹拉高速高架桥和2011年上虞春晖高架桥倾覆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超载作用下独柱墩梁桥倾▃覆事故。与其它桥梁倒塌不同的是,梁桥倾覆事前没有开裂等破坏征兆,事
借太阳一束光,沸腾而出的是洁净的氢——浙工大郑华均教授团队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双碳”背景下,清洁低碳是我国々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氢气因其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首选。将水裂解获得氢气是化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圣杯,其中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催化在室温下↓分解水产氢,更是全球能源领域科学家们聚焦的研究热点。近日,浙江工业大学郑华均教授团队创制高性ξ 能的光催化材料在室温下将水裂解获得氢气,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11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报道。
浙江工业大学漆楠教授揭示了新冠无症状感染机制——破解新冠病毒“逃逸之谜”
图1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阶段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隐蔽性,这也是新冠病毒得以如此大范围传播的关键。浙江工业大学叶邦策教授团◇队的漆楠教授与其合作者从“宿主—病毒”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了新冠病ζ 毒激活并逃逸宿主天然免疫防线的策略之一,解释了无症状感染者产生的可能原因,为新冠肺炎的早期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该工作发表在2021年的《Cell Reports》上,目前已成为高被引论文。图2冠状病毒家族也很内︼卷不到20年时间,新冠疫情是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和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之后,全球遭受的第三次冠状病毒疫情。与“前辈们”不同的是,新冠病毒更狡猾且难对付。它有两大“杀手钳”——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其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轻度无症状阶段。轻度无症状阶段,就是早期感染〓了病毒却没有明显症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导致细胞中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的作用的“守门员”——I型和II型干扰素(IFN-α/β,IFN-γ)产生迟滞,多种促炎因子(TNF-α, IL-6 ,IL-1β等)表达受阻,抗病毒信∩号遭到屏蔽。此消彼长
more
陈央:以真理“红”化育青春“蓝”
冯宇:他在控制路上寻找最优解
他们,用四年搭一座最坚固的桥
王常龙:27年步履不停,他是浙工大金牌田径教练
李曲:从讲台到“云端”,他的编程视频课点击量超百万
从绩点2.7到4.2!单绮玮在浙工大一路“越野”,一路逆袭!
许四法:声声“法哥”里的故事与牵绊
听说,东十有个“科研寝",全员保研,两人直博!
全网粉丝超2000W的秦一,原来是浙工大教师
钱丽萍:从研究支点到个人主赛场
闾川阳:在浙工大护“核”安全的十载青春
李俊源:规尺里的守望
郑夫夫:直博北大,立志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
陈博:科研是一项严格的“质量工程”
陈素红:破译核心功效密码,让铁皮石斛造福百姓
more
通知公告
more
22
2022-06
关于暑期安排和秋季开学相关事宜的通知
22
2022-06
关于在屏峰校区开展“西湖区亚运会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公告
21
2022-06
关于做好暑期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
15
2022-06
2021年度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年』报信息公示
媒体聚焦
美誉工大
智库工大
more
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我校第三届“世界正在说?中国故事会”
2022-06-21
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浙工大党代表认真做好履职准备
2022-06-20
朝闻天下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我校院企合作“助企纾困稳增长”
2022-06-14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学生与康乾街道联合“智”水
2022-06-14
more
浙江日报
我校教师受邀在《浙江日报》谈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2022-06-14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张翼飞教授谈深化生态环境机制与政策创新
2022-05-12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刊登刘晓教授文章《<职业教育法>的守正与创新》
2022-05-12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杜群阳教授谈数字化赋能“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
2022-05-07
2011
计划
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1953
年
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
3365
亩
学校设▃有朝晖、屏峰、莫干山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65亩。
33500
名在校生
?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9727人、各类研究生12732人、留学生1041人。
3425
名教职工
其中专任↓教师252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两院院士4人。
工大校报
教育基金会
校区班车
信息公开
SSLVPN
|
校园电子地图
|